武汉协和医院营养医师 蔡红琳
这里所说的菜主要指的是蔬菜。蔬菜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很少。同时蔬菜中还富含多种植物化学物,具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学作用。
蔬菜是现代饮食观念的宠儿,是健康膳食不可缺少的食物。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每人每天蔬菜摄入量宜在300~500克,最好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一样一半,尽可能种类多样化。
蔬菜的食用方法有生吃或加热吃两种。如果蔬菜生吃,营养素几乎没有损失。蔬菜的常用烹调方法有水煮、急火快炒、高温煎炒、油炸等。在烹调过程中,蔬菜中最容易损失的是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烹调对维生素的影响与切碎程度、用水量、pH值、加热的时间及温度有关。
因为口感较差、食品安全性有隐患、食用种类有限及肠道耐受性个体差异等问题,很多蔬菜不适宜生吃,很多人不能生吃蔬菜,所以从安全角度考虑,生吃蔬菜不宜大范围推广。
水煮和急火快炒这两种烹调方式,蔬菜的营养素损失最小。平常大家谈得较多的是急火快炒,今天重点谈谈水煮蔬菜。煮菜因为加热温度、时间及用水量好控制,可以做到营养素最大程度的保留,比急火快炒的营养素损失还小。
蔬菜不同 水煮时间也不同
蔬菜按其结构和可食部位不同,分为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鲜豆类、花芽类和菌藻类。其中叶菜类、瓜茄类、花芽类水煮时间可相对短些,而根茎类、鲜豆类和菌藻类水煮时间需稍长。如生菜等很嫩的菜,只需在水里打个滚就可装盘了。
含草酸高的蔬菜,如菠菜、苋菜、鲜竹笋等,宜将第一次煮过的水倒掉,以去掉过多的草酸,以免影响膳食中钙和铁的吸收。
煮菜前最好不切碎
煮菜尽可能不切碎,如有可能,可整只整只地煮。如果必须要切断,尽可能切成大段。美国农业研究局的科学家们发现,土豆整只烹煮比切块烹煮能多保留50%的钾元素。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则发现,胡萝卜整只烹煮,比切碎后烹煮能多保留25%的抗癌复合物镰叶芹醇。不仅如此,整只烹煮的食物比切碎后烹煮的食物更美味,因为把胡萝卜切碎后烹煮,意味着构成胡萝卜味道的重要元素,糖、酸等物质已经析出并渗入水中。
用黑胡椒来调味
黑胡椒中有一种叫胡椒碱的成分,它能促进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好吃有机蔬菜
一方面,有机蔬菜的营养素含量更高。专家发现,有机番茄所含的类黄酮比普通番茄要高97%。另一方面,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完全不用农药化肥等可能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开水下锅
开水下锅可快速破坏掉蔬菜里的酶和一些物质,充分保持好蔬菜的原有色泽,使水煮菜有良好的感官性状,也能保留住更多的营养素。
用水量不宜太多
煮菜不是做汤,不需要太多的水,不能淹没蔬菜。一般煮的时间为3~5分钟,煮完后只剩下极少量的水即可,吃的时候最好连菜带水全吃掉。
最后,总结一下水煮菜的操作过程,大家不妨一试。
一小碗水(200~250ml)煮开,加一勺香油(8~10ml),盐2g,蔬菜(300g)放进去煮3~5分钟。煮好以后,按自己的喜好加点调料就行。
可配上香菇、蘑菇、虾皮、海米等。香菇如果是干香菇需先用水发泡好。也可用鸡汤、骨头汤、肉汤等当水用来煮菜,这样可增加水煮菜的美食感觉。(涂晓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