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月20日讯 昨日下午3时,协和医院向外界通报了小思语的治疗进展。当听到医生说“手术十分顺利,达到了预期效果”时,思语的父母激动不已。
李进教授介绍,小思语的手术难点主要在于缺损的皮肤及肌肉面积太大,左下半身完全没有了,一旦坐起,内脏就会脱出身体外。
为了确保手术达到最佳效果,手术前,协和医院骨科、麻醉科、小儿外科、整形科、妇产科5个国家级重点临床专科与手术室联合讨论,对手术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精心设计。专家们还咨询了国外同行的意见,在李进教授带领下,小儿骨科副组长唐欣博士通过向其留学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小儿骨科专家咨询,并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设计出了一套结合了伊氏架、皮肤牵张和闭合负压吸引三种技术的完整方案。
医生们给小思语的身体安装了一个类似“竖琴”的装置,皮肤缺损面积比手术前缩小了四分之一。李进教授说,今后这个“竖琴”将通过每天逐步的调整,收紧“琴弦”,将周围的皮肤慢慢牵引过来,使缺损部位慢慢弥合,这一过程预计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各界捐款已达60多万元
随着治疗的趋于好转,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仍在源源不断涌来。陈波波的笔记本上,好心人的签名和祝福已经写到了第6页。
昨日中午11时许,一对老夫妻来到了病房,婆婆连声安慰左小春,眼角泛着泪花,爹爹却一直没有说话。过了两分钟,爹爹从手提袋里拿出了一个画板,一支记号笔,写下一句话:“不要伤心,好好配合医生治疗。”爹爹名叫洪继安,今年76岁。婆婆马爱英告诉记者,爹爹5年前患上喉癌,喉部被切除,不能说话,这个画板是他和外界交流的唯一工具。两天前,他看到本报的报道后很牵挂小思语,昨天才抽出时间过来。尽管爹爹每月要吃几千元的药,经济不宽裕,但老两口还是送上了1000元钱。
昨天,江夏区红十字会也派人捐款1万元。在陈波波的笔记本上,他记下的好心人的捐款总数已超过12万元。昨日下午4时医院统计发现,几天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思语捐款的总额已达到60多万元。协和医院将在各界监督下,对这笔善款专款专用。
“社会各界的支持关爱成就了小思语的生命奇迹,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救治好思语!”协和医院骨科医院院长邵增务表示,目前,我国3D打印技术已获准在医疗临床中运用,相信将来小思语可能受益,或许她会凭借3D打印人工骨盆和义肢,重新站立起来。
相关报道链接: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60117/ctdsb2828329.html
http://ctjb.cnhubei.com/html/ctjb/20160117/ctjb2828394.html
http://whwb.cjn.cn/html/2016-01/17/node_29.htm
http://whcb.cjn.cn/html/2016-01/17/content_5504454.htm
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60120/ctdsb2830407.html
http://cjrb.cjn.cn/html/2016-01/20/content_5505281.htm
http://www.hbtv.com.cn/hbzh/ctxw_1436/hbzhxw360/201601/t20160119_132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