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评估考核要求,响应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的整体部署,同时也基于临床实际需求及放射肿瘤专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为进一步提高放射肿瘤专科医生的6大核心能力以及放射治疗的临床能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学科教研室拟设置“Early bird seminar”晨间课堂沙龙,并于2023年8月4日正式开课啦!
“Early bird seminar”晨间课堂主要聚焦于肿瘤各亚专科放射治疗最新进展,学员通过分享肿瘤放射治疗领域最新的文献及临床试验,解析肿瘤各亚专科最新的放射治疗进展,表现个人能力,再由临床大咖和导师通过Sandwish反馈法实时反馈,致力提高放射肿瘤专科医生的核心能力及放射治疗临床能力。
本次晨间课堂由肿瘤病学教研室副主任、胸部肿瘤科副主任孟睿副教授主持,第一期授课老师为妇科肿瘤副主任赵迎超副教授,点评专家为妇科肿瘤主任李贵玲教授,肿瘤病学教研室主任、肿瘤科主任杨坤禹教授,教研室领导彭纲副教授,肿瘤中心亚专科主任董晓荣教授、刘红利教授、陈静教授、张利玲教授、姚静副教授,规培基地教学秘书刘翠微博士及肿瘤中心全体规培学员参加。

首先杨坤禹教授进行开场致辞,杨教授通过个人的学习经历和国内外医学大家的成长故事指出医学是值得医生奉献一生的事业,并期望年轻青年医生、研究生、规培生能保持学习的热情及动力,不断成长和进步。

第一讲由赵迎超副教授讲述《腹股沟淋巴引流区勾画新建议》,从“为什么要做这个”和“为什么可以做这个”这两个问题入手,引入第一讲的内容,紧接着讲述了既往对于腹股沟淋巴引流区勾画的各种共识指南,目前存在哪些问题,而通过我们地研究,颠覆了既往以股血管为中心的腹股沟淋巴引流区的设定,去除了股血管区域以及股动脉外侧的区域,去除了坐骨结节以下的区域,范围更准确,且远远小于既往的各肿瘤共识中的推荐。

赵迎超副教授讲述完后,由李贵玲教授进行点评,李教授指出赵迎超副教授此次讲课内容充实,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从临床面临的问题入手,引入课程,并以解剖为基础,讲述了既往的共识指南,目前依然存在哪些问题,进而提出我们自己的研究,该研究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大家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并最终完成研究并发表论文。

在讨论环节,杨坤禹教授、张利玲教授等多名教授,针对赵迎超副教授讲述的内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疑问和建议,讨论激发了每位参会老师及同学的学习热情,使大家对于腹股沟淋巴引流区的勾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

最后,孟睿副教授进行了总结,希望各位年轻医生和学员,能够通过该晨间课堂为契机,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动性,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并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指导后续的研究并解决问题,能够有所收获,学有所成!

“Early bird seminar”晨间课堂定于每周五晨间7:30-8:30进行,于肿瘤中心门诊7楼会议室或者放疗中心2楼会议室举行,诚邀请肿瘤放化疗科青年医师、研究生、规培生及进修医生积极参与学习,大家敬请期待!


监制:张涛 杨坤禹
信息来源:肿瘤中心
审稿:孟睿
撰稿:肿瘤中心肿瘤学教研室 刘翠微
编辑制作:肿瘤中心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