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陶凯雄教授团队在国际肿瘤学顶刊Annals of Oncology 刊发局部晚期直肠癌UNION研究成果
2024-07-03 阅读量:
分享:

2024年7月2日,由协和医院胃肠肿瘤MDT团队张涛、陶凯雄教授牵头开展的“短程放疗序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长程同步放化疗新辅助治疗局晚期直肠癌(LARC)”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UNIONIII期研究继被选为2023年ESMO优选口头报告后,研究结果重磅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IF:56.7,2023年),引发国际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开启了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领域的新格局,但约95%直肠癌患者表现为微卫星稳定状态(pMMR/MSS),对免疫治疗抵抗,探究联合治疗策略以提高pMMR/MSS型局晚期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疗效成为研究热点。2021年,该团队基于II期临床研究率先提出短程放疗序贯化免联合全新新辅助治疗模式,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肿瘤学权威期刊《The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随后该治疗模式相继被2023及2024年CSCO直肠癌诊疗指南引用,成为指导中国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2024年,该团队对比短程放疗序贯化免及长程同步放化疗新辅助治疗局晚期直肠癌的III期UNION研究重磅发布,有望改变局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格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张涛教授和胃肠外科陶凯雄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林振宇副教授及胃肠外科张鹏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池畔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肖毅教授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徐细明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结果显示,23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短程放疗序贯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组(A组:n=113)或长程同步放化疗组(B组:n=118)。A组意向治疗(ITT)人群的IRC评估的病理学缓解(pCR)率(39.8%)显著优于B组(15.3%)(OR 3.7,P<0.001),均达到主要终点。并且未增加手术风险,安全性可控。

UNION研究成果的发表再次印证了中国直肠癌研究水平已跻身国际前列,短程放疗序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这一创新性中国方案不仅赢得了国际学者的高度关注与认可,更在可切除局晚期直肠癌围术期治疗中提供了新的选择,更为pMMR/MSS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器官保留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循证医学证据。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