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氏楼——协和医院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建筑,这里浓缩着协和的过往,记录着协和的现在,也寄托着协和的未来。2023年11月10日下午,肿瘤中心党委第六党支部、第七党支部及中医康复针灸党支部的39名党员群众来到协和医院院史馆,一同接受院史教育,感悟协和底蕴,厚植爱院情怀。大家在欢快的笑声和热烈的期待中开启了时光之旅。

打开院史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医学从这里走来,未来医学从这里走出。”跟随讲解员王维老师的脚步,党员们先后参观了《仁爱济世 西医东渐》《敢为人先 勇担重任》《优质高效 创新前行》三个篇章。一个人物,就是一座丰碑;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史诗;一件展品,就是一首弦歌。从创始人杨格非先生的手迹到中华护理学会创立者贝孟雅女士祝寿徽章,从辛亥革命表彰证书到中国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全国劳动模范”的表彰文件,从抗美援朝医疗队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大家越过时间的长廊,沿着先辈们走过的路,在静谧的展厅内缓步观看。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物品,都如同定格的历史一页页展开,它们承载着协和医院辉煌光荣的往事,展示了中国现代医学在过去一个多世纪发展的缩影,也诠释着百年协和济世为民的初心。

肿瘤中心党委书记张涛在“罕拿摩勒”号前凝神驻足,赞叹那片世纪汪洋中的协和医院“生命之舟”;第六党支部书记胡德英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照片前仔细观看,动情回忆肿瘤中心在风雪中转运患者的感人故事;第七党支部书记何楠在医学先贤前辈们照片前了解他们的事迹和成就,向他们致以深切的敬意;中医康复针灸党支部组织委员唐庆回忆起当初的求医之路,感慨良多。刘涛主任、卢晓明教授在百年历程前感悟老一辈协和人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党员们一边认真参观,一边温馨回忆初入协和时的激动和憧憬,以及在协和工作和生活时的点点滴滴。

历史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参观结束后,党员们久久不愿离开,深刻感受到了身为协和人的光荣与自豪,在今天这个和平而繁荣的时代,回望协和15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此次党建共建也让肿瘤中心党委第六党支部、第七党支部及中医康复针灸党支部进一步加强了联系,增进了感情,加深了友谊。未来,协和人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初心使命,用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栉风沐雨的平凡坚守,继续书写“国家需要,协和使命”的历史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