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十二月,寒风西北吹。冬日的红安,阳光依旧挡不住阵阵北风带来的寒意。今天,这座闻名中外的将军县,因一个特殊人群的到来,而显得格外温暖。
为了普及科学抗癌知识,筛查患癌高危因素,提高大众健康意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医护团队,冒着冬日严寒来到革命老区红安,开展由中华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承办的第四期“专科护理老区行,健康福祉惠基层”活动,在红安县人民医院为老区人民进行义诊。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波真正服务老区人民和医务人员的宗旨,此次义诊,协和医院派出了心内科的苏冠华博士和黄金定护士长,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党支部派出了第一支部的戴晓芳教授和林振宇博士、第三支部的杨勤医生,以及9名护理管理者和护士,为老区人民进行高危个体的体格检查和诊疗。医护团队的到来,让这个革命老区感受到了浓浓暖意。




凛冽寒冬,挡不住问诊人潮
按照原定的计划,义诊活动9点钟正式开始,医护团队8点开始布置场地。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当医护团队抵达县人民医院时,不少人已经在场地等候。

一位名叫吴玉兰的75岁老人告诉工作人员,前一天她在医院的电子屏上看到义诊信息后,感到非常高兴,她说协和医院的专家信得过。因此,今天早上不到7点,吴玉兰就来到了医院,等候医护团队。早上7点的红安,气温在零度上下,严寒彻骨。
这位名叫吴玉兰的老人,就是慕名前来咨询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问题。在义诊现场,协和医院的专家苏冠华教授仔细询问了吴玉兰的病史,认真地解答了她的疑惑,并且给出了专业的诊疗方案。问诊结束后,吴玉兰非常感谢这支医护团队。她说,自己的每个问题,专家都耐心地进行了解答,她受益颇多,希望他们能经常来。

现场不少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是免费的吗?”
“这是完全免费的,我们就是来给大家送健康的。”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前来咨询人群的情绪更加高涨,不少人即刻拿出手机电话告知家人。
据统计,今天共有数百人前来咨询。高峰时期,工作人员甚至不得不采取打围措施,以保证义诊的效果和现场的秩序。
热情似火,只为了传递健康
健康,不可或缺,却又那么稀缺。即便是凛冽寒冬,协和医院的医护团队始终热情似火,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提升全民健康意识。
义诊正式开始前,护理人员表演了一组快闪舞蹈。快闪,并非仅仅是为了活跃现场气氛,更重要的是传递健康知识,提升健康意识。这组快闪舞蹈是护理人员精心编排的穴位操,可以帮助大家舒活筋骨,预防疾病。

长达3个小时的义诊活动,医护人员并没有丝毫懈怠,全程都在用心服务。由于早上气温过低,导致只能在6度以上才能使用的血糖仪,罢工了。面对这样的状况,医护人员急中生智,将血糖仪揣在自己的怀里,这才保证了仪器的顺利使用。

由于咨询人群过多,医护人员中途几乎没有休息,双手经受寒风3个小时的考验后,他们的手快失去了知觉。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愿意用一颗火热的心,向更多人传递健康。

今天的义诊现场,一直都有大量人群咨询,医生们也未能偷得片刻闲。再者,老年人的红安方言也增加了沟通难度,工作量自然也大了不少。
即便如此,医生们也是非常有耐心,尽最大努力帮助大家解决健康方面的困惑。今年55岁的李绍武,怀疑自己脑后部长了个瘤子。林振宇博士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仔细帮他进行了排查。在得知完全是虚惊一场后,李绍武宽心不少,同时非常感谢林医生的帮助。

医疗知识,让他们终身受益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活动现场,除了义诊,医护团队还精心准备了癌症预防讲座和心肺复苏教学。
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环境,是导致患有肿瘤的重要因素,这也日渐成为大家的常识。然而,还有一个大家不太了解的因素,那就是情绪。一旦长期伴随负性情绪,肿瘤发生的几率也会提高很多。
为了帮助大家从预防着手,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协和医院的医护团队现场讲解了相关知识,反响十分热烈。一位三十多岁的家庭主妇说,她在家里经常抱怨,负面情绪积累很多。听了讲座之后,意识到要迅速释放负面情绪,保持阳光心态。

与讲座一样,心肺复苏教学也是广受欢迎。如今,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处于高发期,晕厥、猝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国外,心肺复苏急救术人人普及,关键时刻可以救人性命。所以,心肺复苏的普及应该从小孩开始。

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现场教学时,不少人驻足观看,更有人上台亲身实践。他们表示,以前只是在新闻上看到过心肺复苏方面的信息,并没有学习与运用。这次的心肺复苏教学,让他们终身受益。

普通群众需要学习医疗知识,护理人员同样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为了保证这次义诊的效果更有持续性,当地护理人员能更好地服务病患,医护团队对他们进行了伤口和造口的护理培训。

凛冬虽寒意肆虐,却阻挡不了老区人民对健康孜孜不倦的追求。未来,协和人依然会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为老区的医疗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