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肺凡力量”11月11城肺癌患者教育在武汉启动
2017-11-28 阅读量:
分享:

2017年11月16日下午14时)日前在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患教会,此次活动是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发起的主题为“肺凡力量”11月11城活动武汉站活动现场。该活动旨在为肺癌患者提供从疾病科普、社群关爱到心理疏导的全方位支持,提升肺癌患者对规范化诊疗的认知。希望通过持续全面的健康教育,帮助肺癌患者树立科学防癌治癌,乐观抗癌的观念,帮助肺癌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此次活动由全国11个城市的知名三甲医院在11月16日下午两点共同拉起了患教的序幕。分别是北京、西安、上海、沈阳、杭州、广州、成都、南京、郑州、济南、武汉。通过现场连线的实时方式,呼吁社会大众加强对肺癌疾病的关注。为全国的肺癌患者送上祝福和最具权威、最新的肺癌防治和自护知识,让暖暖的爱心的在寒意渐起的11月涌动。

武汉现场当天由伍钢教授、刘莉教授、董晓荣教授、张盛教授、孟睿医生组成强大医疗团体,对涉及肺癌的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疾病管理话题进行细致讲解。现场吸引了众多患者及家属到场聆听学习,人气爆棚现场气氛热烈。

首先伍钢教授指出最近十年来国家卫计委发布的肿瘤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一个肿瘤科的医生没能够做到降低肿瘤的发病率,达到欧美的发病率的水平,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这也就是我们这些年来重视患教的原因。借此次机会呼吁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大家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希望帮助更多的家庭免受肿瘤的困扰。但是现阶段不管我们医务人员多么努力,还是会有一些新增的肿瘤病人,而且我们国家带瘤生存的病人将越来越多。2015年中国发布癌症数据,我们国家带瘤生存病人700多万,预计2025我们带瘤生存的病人1500万,这都是基于我们肿瘤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更多疗效卓越的进口药物相继纳入医保,为广大癌症患者特别是我们发病率高居榜首的肺癌患者延续了生的希望。

刘莉教授作为本场患教的主持,为在场患者及家属介绍了本场患教的重要意义和精彩内容,提起了大家浓浓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接下来董晓荣教授介绍了最新的肺癌靶向治疗,指出当前的癌症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但同时癌症的治疗的手段也在不断发展,这其中靶向治疗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对于有驱动基因的患者给予靶向治疗,生活质量与长度均远远超过原来的水平。同时提出精准医学的重要性,通过基因检测,找出驱动基因,给予靶向治疗让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的延长。十年前三四期的病人生存时间很短,也没有生存质量可言,现在很多有驱动基因的三四期的病人可以活5年甚至更长,例如肺癌当中ALK阳性的患者,现有的数据显示最长可以达到89个月,EGFR阳性的患者可以有第一代TKI药物易瑞沙,凯美纳,特罗凯的治疗,第二代阿法替尼,尤其刚上市的第三代TKI药物泰瑞沙,对于T790阳性的患者带来显著的疗效,可以给患者来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指出靶向药物的治疗不能盲吃,要进行基因检测,找到驱动基因后再做相应靶向药物的治疗。通过实际病例来告诉病人在进行靶向治疗之前做基因检测的重要性。在场患者及家属听了董教授对基因检测和靶向药物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相关病例分享后,极大增加了大家治疗的信心,重燃了患者对生命的希望。

张盛教授作为第二个讲者,全面介绍了化疗以及放疗在当前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化疗的毒副作用是患者和医生非常关注的地方,很多患者谈到化疗就心有余悸,认为自己都是因为化疗把身体搞垮的。张盛教授详细讲解了化疗药物的作用与毒副反应间的相关性,比如说选择什么样的药物、选择什么样的剂量、给药的方式以及机体对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也指出了放疗已经成为当今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部分头颈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甚至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放疗已作为肺癌治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更新了在场患者对癌症传统全身治疗手段的观念。

孟睿医生最后介绍了当前热门的免疫治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何为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可以带来哪些获益。孟医生把肿瘤细胞比喻成花园里疯长的毒草,手术就像铲子把毒草铲除,同时有可能会损坏土壤,化疗就像是除草剂,把毒草杀死但同时也会给正常的花带来伤害,而免疫治疗关注于花园里土壤的调节,使其能够更加适合花的生长,同时能够抑制毒草的出现。这一点跟中医上所说的治本类似,这也就是如今免疫治疗很热门的主要原因。中枢免疫器官是战士的出生地,骨髓胸腺等,外周免疫器官是战士战斗的场所。人体有这么强大的免疫系统,怎么还会长肿瘤?外因和内因相互或共同作用,使正常细胞发生多次突变,最终成为不能控制的肿瘤。肿瘤在体内释放大量抗原,被信号细胞树突状细胞提成,传递给免疫T细胞,T细胞执行任务杀死肿瘤。大多数肿瘤患者处于免疫逃避阶段,肿瘤细胞麻痹了免疫细胞,阻碍免疫细胞杀死肿瘤。免疫治疗就是使免疫细胞清楚识别肿瘤并使免疫细胞不被肿瘤麻痹。将癌症多手段治疗方法以最直观的方式介绍给大家,进一步增加了患者对癌症治疗的信心。

三位教授讲解后是患者提问互动环节,患者和现场的教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并就自己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扰对各位专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在场教授都一一耐心的进行了解答。

患教会尾声刘莉教授对今天下午的现场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过去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很低,大家都认为得了肺癌活不了多久,但现在治疗手段进步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她尤为替大家高兴的是,今年医保调整后,以易瑞沙为代表的多个靶向治疗药物也都纳入了医保,大大降低了患者支付门槛,使这些先进的治疗手段,真正能让患者用得起。同时对于目前仍处于自费的一些治疗药物,在今年也都做出了非常创新的支付尝试,比如药物的免息分期付款,基于疗效的药品保险等等。这些都实实在在地为癌症患者带来了福利,增强了患者长期抗癌的信心。其实每一位患者都希望能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得到最权威的指导。因此加强对患者的疾病相关教育,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也能让他们正确地配合医生的规范治疗,获得更好的疗效和最大的生存期。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缺乏和急切的治疗需求也是促使我们组织患教会的最大初衷和动力。最后对刘莉教授代表所有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基金会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表示后期此类活动将陆续开展,我院全体医护人员会一如既往的举办好该活动。让更多的癌症患者能够得到更规范、更合适的治疗。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