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武汉协和医院承办的“2019中美黑色素瘤管理城际高峰论坛—武汉站”在美丽的江城举办。本次中美黑色素瘤管理城际高峰论坛在国内共设有北京、武汉、广州、杭州、南京五站,邀请了来自美国圣卢克癌症中心的Sanjiv S. Agarwala教授全程参与,以分享国外专家诊疗经验,展示中国黑色素瘤的治疗特色,加强中美学术交流。武汉站是暨北京站后的第二站,包括专题演讲、病例分享和自由讨论三个环节,来自中西部五个城市的医生参与了这次会议。
会议开场由东道主、大会主席,来自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骨软组织肿瘤科主任—陈静教授做致辞。陈静教授首先隆重介绍了美国圣卢克癌症中心血液肿瘤科主任,天普大学医学院Sanjiv S. Agarwala教授及来自武汉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三家知名黑色素瘤诊疗中心的MDT团队,她指出黑色素瘤虽是小瘤种,但近年来由于靶向治疗特别是免疫治疗带来的革命性进步,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中国高发且预后差的粘膜型恶性黑色素瘤,北大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团队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在国际论坛上发出了中国人的最强音。因此希望借此次会议契机,中美专家能面对面交流黑色素瘤的诊疗特色和经验,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大会主席陈静教授
学术会议第一环节是陈静教授主持的专题演讲“The Immunotherapy for malignant melanoma”,由Sanjiv S. Agarwala教授介绍了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历程、治疗现状和治疗前景。围绕演讲内容,在场各位专家就免疫治疗的介入时机、优化选择、毒副反应和Sanjiv S. Agarwala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美国圣卢克癌症中心,Sanjiv S. Agarwala教授
学术会议第二环节是三支黑色素瘤MDT团队进行病例分享,本环节的三位主持分别是来自三家医院MDT团队的领队。三位领队教授在各自的病例分享之前逐一介绍了MDT团队成员,进而展开病例分享和讨论。第一个病例来自武汉协和医院MDT团队,由领队陈静教授主持,团队成员叶挺博士分享了一例“Braf突变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并阐述了团队对Braf突变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一线治疗选择、靶向治疗耐药后的治疗选择、联合免疫治疗的毒副作用管理以及个体化治疗探索等热点话题的思考。
武汉协和医院MDT团队(领队:陈静教授,病例分享者:叶挺博士)
第二个病例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MDT团队,由领队姜愚教授主持,团队成员彭星辰教授做了“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例”分享,展示了粘膜黑色素瘤这一具有东方特色的亚型在辅助治疗和晚期治疗方面与皮肤黑色素瘤的不同之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MDT团队(领队:姜愚教授,病例分享者:彭星辰教授)
第三个病例来自湖南省肿瘤医院MDT团队,由领队李先安教授主持,团队成员蒲兴祥教授分享了一例“左眼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介绍了非常罕见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治疗探索及不良反应的管理。
湖南省肿瘤医院MDT团队(领队:李先安教授,病例分享者:蒲兴祥教授)
在每个MDT团队病例分享后,在场的各位专家或提出问题,由MDT团队专家点对点回复,或介绍自己的经验和其他中心相互交流,陈静教授和Sanjiv S. Agarwala教授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讨论中来,介绍了自己所在中心黑色素瘤的诊疗路径和治疗方案。
学术会议的第三个环节是开放式讨论,由来自湖北省肿瘤医院的王华斌教授作为主持。在座的各位专家就各自在临床诊疗中的困惑,分别和Sanjiv S. Agarwala教授及在场的各位专家讨论交流,会场气氛热烈,各位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收获颇丰。

主持嘉宾王华斌教授

会议现场实况
最后大会主席陈静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认为本次会议不拘泥于形式,既梳理了黑色素瘤诊疗国际前沿进展,又很好地从理论回归临床实践,对规范黑色素瘤的诊疗有着重要意义。感谢各位专家的积极参与,希望更多同道能参与“抗黑”战役,造福更多的黑色素瘤患者!至此,2019黑色素瘤管理城际高峰论坛——武汉站得以圆满落幕!(肿瘤中心骨软组织肿瘤科)

2019黑色素瘤管理城际高峰论坛—武汉站部分参会专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