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肺凡力量”肺癌患者教育启动

发布时间:2017-11-21

访问次数:

分享:

日前,我院肿瘤中心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患教会,此次活动是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发起的主题为“肺凡力量11月11城”活动,旨在为肺癌患者提供从疾病科普、社群关爱到心理疏导的全方位支持,提升肺癌患者对规范化诊疗的认识。

此次活动由全国11个城市的知名三甲医院在11月16日下午两点共同拉起了患教的序幕,分别是北京、西安、上海、沈阳、杭州、广州、成都、南京、郑州、济南、武汉,武汉协和肿瘤中心有幸成为武汉市唯一的全国定点直播单位,通过现场连线的实时方式,呼吁社会大众加强对肺癌疾病的关注。为全国的肺癌患者送上祝福和最具权威、最新的肺癌防治和自护知识,让暖暖的爱心的在寒意渐起的11月涌动。

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会场由伍钢教授、刘莉教授、董晓荣教授、张盛教授、孟睿博士组成强大医疗团体,涉及肺癌的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疾病管理话题进行细致讲解,现场吸引了众多患者及家属到场学习和交流,人气爆棚现场气氛热烈。

首先伍钢教授指出最近十年来国家卫计委发布的肿瘤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要重视患教,并借此机会呼吁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大家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帮助更多的家庭免受肿瘤的困扰。2015年中国发布癌症数据,我们国家带瘤生存病人700多万,预计2025我们带瘤生存的病人1500万,这都是基于我们肿瘤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更多疗效卓越的进口药物相继纳入医保,为广大癌症患者特别是我们发病率高居榜首的肺癌患者延续了生的希望。刘莉教授作为本场患教的主持,为在场患者及家属介绍了本场患教的重要意义和精彩内容,提起了大家浓浓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接下来董晓荣教授介绍了最新的肺癌靶向治疗,指出当前的癌症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但同时癌症的治疗的手段也在不断发展,这其中靶向治疗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于有驱动基因的患者给与靶向治疗,生活质量与时间均远远超过原来的水平。同时提出精准医学的重要性,通过基因检测,找出驱动基因,给与靶向治疗让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的延长,例如肺癌当中ALK阳性的患者,现有的数据显示最长可以达到89个月,EGFR阳性的患者的可以有第一代TKI药物易瑞沙,凯美纳,特罗凯的治疗,第二代阿法替尼,尤其刚上市的第三代TKI药物泰瑞沙,对于T790患者阳性带来显著的疗效,可以给患者来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指出靶向药物治疗不能盲吃,要进行基因检测,找到驱动基因后再做相应的靶向药物的治疗。通过实际病例来告诉病人在进行靶向治疗之前做基因的检测的重要性。在场患者及家属听了董教授对基因检测和靶向药物深入浅出讲解和相关病例分享后,极大的增加了大家治疗的信心,重燃了患者对生命希望。张盛教授作为第二个讲者全面介绍了化疗以及放疗在当前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化疗的毒副作用是患者和医生的非常关注的地方,很多病人一谈到化疗就心有余悸,认为肿瘤病人都是因为化疗把身体搞坏的。张盛教授就化疗的毒副反应跟药物治疗密切相关,比如说选择什么样的药物,选择什么样的剂量以及给药的方式,机体对化疗的不良反应为患者做了详细的讲解。同也指出了放疗已经成为当今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对于部分头颈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效果甚至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作用。放疗已作为肺癌的治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方法。更新了在场患者对传统癌症单纯全身治疗手段的陈旧观念。孟睿教授最后介绍了当前热门的免疫治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何为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可以带来哪些获益。肿瘤在体内释放大量抗原,被信号细胞树突状细胞提成,传递给免疫T细胞,T细胞执行任务杀死肿瘤。大多数肿瘤患者处于免疫逃避阶段,肿瘤细胞麻痹了免疫细胞,阻碍免疫细胞杀死肿瘤。免疫治疗就是使免疫细胞清楚识别肿瘤并使免疫细胞不被肿瘤麻痹。将癌症多手段治疗方法以最直观的方式介绍给大家进一步增加了患者对癌症治疗的信心。

本次活动希望通过持续全面的健康教育,帮助肺癌患者树立科学防癌治癌,乐观抗癌的观念,鼓励肺癌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位教授讲解后是患者提问互动环节,患者和现场的教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并就自己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扰对各位专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在场教授都一一耐心的进行了解答。患教会尾声刘莉教授对现场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过去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很低,但现在治疗手段进步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提高。最后刘莉教授代表所有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基金会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表示后期此类活动将陆续开展,我院全体医护人员会一如既往的举办好该活动,让更多的癌症患者能够得到更规范、更合适的治疗。(肿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