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肿瘤科举办NSCLC全程管理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04-03

访问次数:

分享:

3月30号,武汉协和医院胸部肿瘤科顺利举办了NSCLC全程管理研讨会,此次会议为胸部肿瘤科院际交流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院际交流加深院系之间相互了解,思维碰撞,促进临床和科研的进一步合作。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以及湖北省肿瘤医院的胡艳萍教授、冉凤鸣教授,同济医院的张莉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俊红教授、廖正凯教授等省内知名肿瘤科专家的参与。

会议伊始,胸部肿瘤科伍钢主任代表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对周清教授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希望双方加深友谊,促进了解,开启合作,并对参会的年轻医生寄予厚望。胸部肿瘤科主任董晓荣教授代表胸部肿瘤科对周清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协和肿瘤中心胸部肿瘤科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科研临床发展现状。

学术活动上,周清教授为大家首先讲述EGFR突变阳性NSCLC靶向治疗顺序选择。周清教授目前是主任医师和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秘书长。她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TKI是一线治疗,但它们并不等同;第二,突变类型/耐药模式决定了治疗选择;第三,顺序可带来生存获益。随后,同济医院的张莉教授,通过解读Giotag试验数据,阐述了真实世界中2+3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我院肿瘤中心的戴晓芳教授,介绍了EGFR非经典突变(少见突变)的TKI治疗。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少见突变被检测出来,这类患者如何靶向治疗,戴教授作了一个详细阐述。最后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孙月丽博士和协和肿瘤肿瘤中心的童凡、伍璐博士带来了4个成功的病例与大家分享,参会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

周清教授对中心规范化诊疗过程表示认同,对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分别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她认为,免疫治疗目前在临床上虽然很火热,免疫药物也很多,但是每一种免疫药物都有自己的临床适应症及副反应,切记小适应症大应用现象;对于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方面,虽然目前一些临床试验证实较单用靶向治疗疗效更好,但目前临床规范仍建议单药应用,如果患者基因检测突变较杂乱,身体状态好,治疗意愿更强烈,可考虑联合治疗。董教授最后再次表达了对周清教授的欢迎,并表示希望以后院际交流能多开展起来,让临床医生们能有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一起致力于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文、图/费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