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开展零造影剂冠脉支架植入术

发布时间:2019-05-21

访问次数:

分享:

冠脉支架植入术是心内科的常规介入手术之一,利用含碘离子的造影剂使血管显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日前,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团队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利用血管内超声(IVUS)作为指导,为一位特殊患者成功实施了冠脉支架植入术。

武汉的邹爹爹因间断胸闷2月慕名前来我院求治,主管大夫高度怀疑冠心病,遂为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意外发生了,患者出现了严重的造影剂过敏反应,经过积极抗过敏治疗后方逐渐好转,得以出院。冠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重度狭窄(如图1)。

(图1 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重度狭窄)

由于患者对造影剂严重过敏,如何为患者植入支架打通重度狭窄的血管成为难点。此次患者再次入院后,我院心内科程翔教授认真地分析了患者病情,决定采取零造影剂支架植入的手术方案。据程翔教授介绍,零造影剂支架植入术是指在不使用碘造影剂进行介入治疗。在无碘造影剂的情况下,医生难以看到病变血管的走向及堵塞部位,同时难以确定植入支架的位置及型号,只能依靠细小的血管内超声当“眼睛”指导介入手术的进行。这无疑对术者和患者都是一项挑战。最终,依据患者第一次冠脉造影的结果,程翔教授为患者选择了合适的指引导管,结合丰富的冠脉介入手术经验,成功将导丝通过病变段到达冠脉远端,并行血管内超声检查。

血管内超声检查提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重度狭窄,最小管腔面积2.3mm²,斑块负荷80.1%(图2)。

(图2 血管内超声检查确定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重度狭窄)

患者有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指征,在血管内超声协助定位下,程翔教授选择了合适尺寸的支架,透视显示支架定位良好(图3),随后释放支架。

(图3 血管内超声探查病变部,协助支架定位)

支架释放及后扩张后,复查血管内超声提示支架贴壁及膨胀良好(图4)。

(图4 PCI术前、术后对比,PCI术后支架贴壁及膨胀良好)

仅耗时30分钟,程翔教授在未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这台手术。术中患者未诉任何不适,术后患者症状较入院前明显缓解,效果满意。

据程翔教授介绍,零造影剂支架植入术是以血管内超声等腔内影像工具作为指导,完全避免造影剂使用,即可实现完美冠脉支架植入,解除冠脉血管狭窄的一种新策略。对于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冠心病的患者,既往往往只能通过外科开胸搭桥的方式实现冠脉血运重建,存在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等诸多缺点。这一新策略的发展势必为此类特殊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和希望!(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