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怀孕30周的准妈妈心跳高达近200次/分钟,严重时一天发作多次,严重威胁孕妇及胎儿健康。我院心内科陈志坚副主任率领的心电生理团队在保证孕妇与胎儿安全的前提下,为她成功施行了我院首例“零射线射频消融术”,帮助其恢复正常心跳,也让一个家庭重获新生。
来自武汉的30岁孕妇罗某,自怀孕7个月时,就一直感觉莫名地心跳加速,她自己把脉一数,心跳达150次/分钟,在当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用药后效果不佳,仍然反复发作心慌,最快的时候心跳竟达到了200次/分钟,胸闷难受,感觉心脏都要跳出一样,后辗转送至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
心内科副主任陈志坚教授介绍,孕妇近期心动过速反复发作,症状严重,当地医院使用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也无法防止她反复发作,若长时间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则可能会对胎儿造成永久性伤害。陈志坚教授团队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了全面评估,经讨论后一致认为射频消融介入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传统的射频消融术需要在X线透视下进行,患者是位怀孕七个多月的孕妇,暴露在X线下对胎儿生长发育可能有较大的影响。”考虑到孕妇的情况,心内科陈志坚教授团队决定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辅导,零射线下行射频消融术,该技术可避免X线对患者以及胎儿的损害。
9月10日,在陈志坚教授的带领下,通过与心血管导管室医护密切配合,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辅助下,共同为罗某成功实施了零射线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术。手术历时2小时左右,术中患者在局麻及“零射线”的情况下无任何不适,医生精细操作,零射线射频消融消除病灶,母子平安。
据陈志坚教授介绍,近年我院心内科在程翔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引领学科快速发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但在进行过程中,为了保证术中消融导管能准确的停留在有效的消融靶点附近,常规的射频消融术就必须在X线透视下进行引导,这就会对患者和术者造成放射损害。虽然常规情况下的放射剂量并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害,但对一些特殊人群,如正在发育阶段的儿童或青少年、育龄期妇女以及血液病(尤其是白细胞较低)的患者存在潜在风险。此次实施的零射线射频消融术是一种“绿色”的电生理技术,可以使患者避免辐射危害,特别对伴有心律失常的孕妇及儿童实施此技术为最佳方案。零射线下的射频消融手术,不仅对设备的要求高,而且对手术医生的手术技术熟练程度、对导管的操作技术要求更高,同时需要医生、技师以及护理团队的紧密协作,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健康。本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再次体现了协和心内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治疗理念。(心内科 苏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