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医科举办国家级消化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继教班及溃疡性结肠炎MDT团队高峰论坛

发布时间:2019-11-19

访问次数:

分享: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全国中医药行业蓬勃发展之际,11月15日至16日,由武汉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承办的“2019国家级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湖北省中医师协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汉成功举办。本次学习班吸引了全省各地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11月17日,我院中西医结合科在医务处的支持下于外科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溃疡性结肠炎多学科合作(MDT)高峰论坛。

开幕式上,中医科主任范恒教授代表大会致辞,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教授作重要讲话。开幕式上孙书记特别强调我院中医科近年来在院党委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中医科范恒主任领导下,中医科2019年在科教研方面取得全面丰收。科研上,中医科成功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市课题;教学上,今年成功出版主编四本国家级教材:《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和《骨骼亚健康学》;学科建设方面,获得2个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科及肿瘤专科。

开幕式特邀武汉市卫计委主任、党组书记张红星教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安长青教授等领导嘉宾。他们充分肯定了协和医院中医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认为我院中医科的工作代表了中医发展的方向,值得大家学习。同时,他们也传达了全国中医药大会的精神,特别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的讲话,并就中医如何传承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

本次会议大咖云集,邀请了多位教授讲座,包括山东中医药大学二附院消化中心主任江学良教授,武汉同济医院消化科但自力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戴幸平教授,武汉协和医院急诊外科主任赵刚教授,武汉协和医院消化科徐三平教授,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腹部肿瘤病区主任胡建莉教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建军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医科主任张莹雯教授,湖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胡运莲教授等。

学术报告议题丰富,精彩纷呈。内容涵盖相关理论探讨、实验和临床研究、文献综述、经验总结等。既有中医消化病学的深入研究,也有中西医结合的最新诊治进展。专家们对溃疡性结肠炎、肠梗阻、脂肪肝、肝癌、萎缩性胃炎、重症急性胰腺炎、消化道肿瘤等消化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大家就中西医结合消化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最新进展及临床上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进行广泛深入探讨及交流。提高了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消化病诊疗和理论水平,并将有助于推动湖北省乃至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科的发展。

继学习班举办后,11月17日上午,由我院中医科范恒主任牵头的协和医院溃疡性结肠炎MDT团队启动会和溃疡性结肠炎多学科合作(MDT)高峰论坛顺利举办。

开幕式上,医务处蔡俐琼副处长作了关于MDT团队作了重要讲话,为我们今后MDT团队发展的指明了方向。同济大学上海第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占举教授、协和医院溃疡性结肠炎MDT团队牵头人中医科主任范恒教授、消化内科朱良如教授、腹部肿瘤科胡建莉教授、感染科赵雷教授、胃肠外科刘金林教授、风湿免疫科黄安斌教授、皮肤科刘欣欣教授代表冯爱平教授、放射科邓先波教授代表雷子乔教授、中医科唐庆教授等就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座。讲座内容涵盖UC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UC生物制剂治疗进展、UC癌变机制与防治、UC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UC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和评估、UC肠外表现与风湿免疫病的鉴别与诊治、UC与皮肤病的相关研究与诊治等方面。

会议末尾,范恒主任进行总结,他指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前仍比较棘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不再是单一科室的任务,因此需要多个学科联合起来共同探讨与研究,集思广益,在科研和临床上都能获得重大突破,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医院发展助力。(中医科 朱锐、左冬梅、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