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中医科成功主办2020年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病诊治新进展继教班

发布时间:2020-12-22

访问次数:

分享:

2020年12月19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主办的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病诊治新进展继续教育项目暨湖北省中医师协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年会、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武汉协和医院成功举办。会议在当前形势下,灵活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利用协和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平台的有利条件,作为线下地点,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共计有600余人实时参与了本次会议。

本次大会开幕式首先邀请了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永年原副校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协和医院中医科近几年来中医学科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在学会工作所做的工作,特别是在中医抗疫中所作的贡献。表扬了协和医院中医科范恒主任作为湖北省亚健康专业主任委员和消化专业主任委员所做的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业界好评。协和医院副院长金阳教授代表主办方也致欢迎词。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此次会议内容丰富,特邀请25名国内消化领域和亚健康方面临床经验丰富和理论研究深入的知名专家教授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专题学术讲座。武汉市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谢沛霖教授就中西结合内外兼施在糖尿病足及慢性溃疡中的运用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糖尿病足不仅要辨病论治,还要辨证论治,需要全身性评估综合治疗;另外还要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中医根据不同阶段辨证立法施治,西医随病情发展对症对因治疗;外治需及时传统中医换药以及血管外科介入治疗,后期辅之以VSD,PRF来促进创面愈合。湖北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巴元明教授就“肺炎1号”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进行了汇报。“肺炎1号”是由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科研攻关组推荐组方,它主要适应于邪犯少阳、湿热壅肺型的新冠患者。据悉,在新冠期间“肺炎1号”共治疗新冠肺炎1万多例,由其衍生的清肺达原颗粒治疗流感的临床研究被批进入2020年度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建军教授分享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诊疗进展,更新了我们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病的认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宋恩峰教授通过讲述治愈一个罕见病例分享了临床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支部书记张明敏教授从亚健康的角度讨论了目前广大女性患者卵巢早衰的现象,并从卵巢血管形成讨论养血活血法治疗卵巢早衰的机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胡镜清教授通过讲述辨识病机的中医原创思维为我们带来了深入认识和分析疾病形成的新方法。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沈霖教授通过消化与骨亚健康举要分析了消化和骨亚健康的具体形成机制和改善其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性。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江丰教授在线上带来了张伯礼教授学术思想之世界中医药教育的标准化学术讲座,让我们能近距离聆听院士专家的学术思想,如沐春风!

协和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刘诗教授于线下参会讲解了排便障碍型便秘的机制及处理。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范恒教授分享了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和体会。武汉金银潭医院肝病科主任朱清静教授围绕肝病营养不良的危害及诊治进展展开了讨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中心主任江学良教授汇报了溃疡性结肠炎非药物治疗进展。四位教授激情澎湃的演讲,让消化领域的同道们受益匪浅!接下来中南名族大学民族药学研究院院长梅之南教授则谈起了湖北中药大健康产业及品牌创建,从另一个角度讨论了亚健康领域未来的发展之路。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平教授则从中医经典里的健康智慧与运用,再次让我们领略了古人大大智慧以及藏在中医经典里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武汉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唐庆教授则带来了结直肠癌分子检测专家共识解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郑莉教授讲解了疫情常态化管理下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治,这对于目前这个疫情常态化且社会普遍老龄化的国家的健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课。会议由湖北中医药大学针骨学院院长彭锐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全毅红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医科主任张莹雯教授、武汉市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刘惠武教授、武汉市三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余欣教授、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支部书记胡德胜教授和武汉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陈广教授主持召开。大会进行热情激昂的开场主持。

整个大会讲座紧紧围绕亚健康和消化领域的前沿,秉承贴近临床、深入研究、中西汇通、各取其长的理念为大家进行汇报,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选题精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借鉴意义,可谓大咖云集。会议发扬了习总书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意见,促进科技创新和开放交流。整个会议过程反响热烈,掌声不断,参会者纷纷“点赞”大会报告,本次会议为各位亚健康和消化领域的工作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